瓷器团寿始于何时?

汲阳汲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

瓷器上的团寿字,为回纹线条组成“寿”字的图案,俗称盘长字。这种图案始于明洪武、永乐年间,多装饰圆形器物的边饰上,或作菱形开光。画面中心绘梵文或吉祥文字等,清代团寿纹颇为流行,有单色釉和五彩瓷。有的团寿字外圈绘龙、折枝花、如意等纹饰,这种以团寿字为中心的吉祥图案,又称万寿纹。

团寿象征着福寿喜三者齐全,团寿一般用在老人的寿宴上。

“囍”和“囍”都是由两个“喜”字构成的会意字,后来也成为中国汉字中唯一能繁化(二字化单字)的汉字,表示双喜的意思。

一般称“囍”为“喜”字的繁体字,其实这样的称呼是不准确的。囍字由清朝文华殿大学士金士衡首创,距今只有三百年的历史。康熙皇帝的女儿和硕悫靖公主在嫁入王家后,一日得知殿试的揭榜之日正是她的生日,甚喜,下旨让金士衡为她拟一个能表示既结婚又升迁的字,于是金士衡独出心裁的创出了双喜字,深受康熙皇帝赞赏,并钦定为天下人通用。

后来,囍就成为婚姻喜庆的象征,每当人们办喜事时,往往要在门上、窗户上或其它显眼的地方贴上红双喜字,表示喜事成双,吉祥美满。

我来回答
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,文明评论!